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7篇
  23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水培的方法,设3个磷水平,7个菌株,通过对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固氮酶活性、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的测定及综合分析,确定使热研2号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达到最佳促生性能的磷浓度。结果表明:7个菌株在中磷时鲜重和含氮量最大,低磷不利于鲜重和含氮量的增加;经主因子综合分析,菌株YM11-1、RJS9-2、PN13-3在高磷时对热研2号柱花草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LZ3-2、BS1-1、PN13-3在中等磷条件下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FS3-1-1在高磷和中磷都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Reyan No.5')-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对接种7株不同根瘤菌的柱花草进行3个磷浓度的处理,通过对柱花草干重、植株含氮量、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确定磷对共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利于柱花草及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生长;菌株YM11-1,FS3-1-1在高磷时固氮促生效果最佳,菌株LZ3 2,RJS9-2,BS1-1,CJ1则在中等磷条件下固氮促生效果最佳,磷对菌株PN13-3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仔猪生长性能、胰腺和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体重13kg左右的35日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40mg/kg杆菌肽锌+20mg/kg硫酸黏杆菌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300mg/kg地衣芽孢杆菌(益生菌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5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胰腺中淀粉酶活性、十二指肠黏膜中麦芽糖酶活性和空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P0.01),十二指肠黏膜和空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盲肠芽孢杆菌数量(P0.05);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提高4.09%,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降低4.8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300mg/kg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发酵床饲养仔猪胰腺、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及盲肠芽孢杆菌数量,同时仔猪生长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MyoDⅠ基因在关岭牛不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及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关岭牛背最长肌、大腿肌、心脏、肝脏、脂肪、小肠6个组织的MyoDⅠ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关岭牛胎儿、18月龄、30月龄时期背最长肌组织中MyoDⅠ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MyoDⅠ基因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在出生后的关岭牛肌肉组织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量,且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推测可能由于背最长肌是肌肉富集地方,因此基因表达量较高,随着年龄增大,肌肉丰满度增加,基因表达量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盲肠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选用108头35日龄,体重13kg左右的健康苏钟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2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40mg/kg杆菌肽锌+20mg/kg硫酸抗敌素(抗生素组)和基础饲粮+300 mg/kg抗菌肽(抗菌肽组),试验期49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抗菌肽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抗生素组极显著提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极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1);抗菌肽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4.03%、2.27%,抗菌肽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提高10.7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菌肽能够显著降低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细菌总数降低5.98%,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mg/kg的抗菌肽能够提高仔猪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减少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而对盲肠有益菌群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ate of glycerol entering the rumen, in particular whether glycerol could be absorbed across the rumen epithelium. Three non‐lactating rumen‐fistulated cow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overall disappearance rate of glycerol in vivo and evaluate the rate of ruminal glycerol absorption. Rumen epithelial tissues isolated from sheep were used to characterise glycerol transport properties. The rate of rume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glycerol was then studied in an in vitro system under anaerobic and thermo‐regulat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ycerol can be absorbed from the rumen in significant amounts. The fractional rate of absorption of glycerol was not affected by variations in glycerol concentration in the buffer solution in the in vivo study. The glycerol absorption apparently occurred largely by passive diffusion and was probably not facilitated by carriers. Glycerol also disappeared via microbial digestion and outflow from the rumen through the omasal orifice.  相似文献   
8.
施用豆科绿肥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琳  刘国道  郇恒福  高玲 《草业科学》2011,28(10):1781-1786
土壤缺磷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4份热带、亚热带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后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时段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用绿肥土壤,其中木蓝(Magnolia lotungensis)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增量变幅高达339%。此外,施用不同的绿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致。施用绿肥时砖红壤有效磷含量提高较大的最佳埋田时间为1个月。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砷的来源及迁移释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安礼航  刘敏超  张建强  黄玲  陈志良 《土壤》2020,52(2):234-246
砷是一种高致癌风险的类金属,自然环境中高砷(As)含量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直接的健康威胁。研究自然环境中砷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环境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降低人体摄入砷的风险。对文献的分析表明,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溶解、铝氢氧化物表面的砷还原、有机质抑制砷吸附以及Eh降低和pH升高是造成砷向环境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环境中砷的来源及其向环境迁移的多种影响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与砷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加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初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土地生态质量问题及土地经济、社会安全问题,参照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RS)评价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二次函数综合的方法对区域土地资源安全程度作了评价。研究表明,重庆市土地资源处于初步安全状态,从1999年和2004年土地综合安全值来看,土地资源安全整体状况处于好转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